• Newest Posts
    • Posts By Category
    • Contact
    • 部落格
    • 文章分類
    • 會員專區
    • 聯繫我
    • 博客
    • 文章分类
    • 会员专区
    • 联系我
Menu

One Bay Area Agent

Trusted home buying and selling advisor in the Bay Area
  • English
    • Newest Posts
    • Posts By Category
    • Contact
  • 繁體中文
    • 部落格
    • 文章分類
    • 會員專區
    • 聯繫我
  • 简体中文
    • 博客
    • 文章分类
    • 会员专区
    • 联系我

矽谷賣房 — Country Leaf Ct —Pending

April 16, 2024

追蹤臉書專頁,即時更新房地產動態與知識。

一周前賣的房屋,花了6 天Pending. 

這次賣房,賣的是社區裡面最小的房型,最終成交價卻突破了原先由更大房型保持的歷史成交價,還高了25萬以上。

想像在San Jose Berryessa 95132這個區域,我們創造了Sunnyvale/Santa Clara的市場熱度:Open House來了超過200組人(感謝同事情義相挺幫忙分擔 Open House),最終收到15個出價。

市場熱度無疑是這一切的最大推手。此情此景, Listing Agent不過是順流而下,把一個家庭送到下一個里程碑的船夫。

不過我想我們還是做了幾個正確的決定,可以跟大家分享。

一、時機

其實去年第四季,房屋就已經空出來。

但當時我們感知到市場即將升溫(見圖二),所以建議屋主把賣房時間訂在今年春季,具體上市日期則藉由動態評估市場熱度而定。

(這也是為什麼去年第四季,我們這麼急通知買家買房,希望那些買家現在覺得一切都值得)

其實身為屋主,這是一個有風險的決定,其一是要相信Agent 的為人和判斷,其二Agent當然也沒有水晶球,萬一市場風向陡變就糟了。

延伸閱讀:灣區矽谷賣房—當經紀人被問到:「你怎麼選擇幫你賣房的經紀人?」

我們想說的是,目前看來這是個好決定,但誰知道市場會不會繼續漲兩個月呢?

就市場熱度來說,沒有人知道最高點,就想是沒有人知道跌價時的最低點。

一個好的Agent,儘管市場風向轉變的時候可以最快知道,卻沒有辦法「預判」市場,尤其是為期三個月以上的預判。

這也是為什麼上面說到,賣房如果真的要抓市場熱度,那一定要動態評估場上市日期。

二、色彩營造氛圍

人們看房屋,看的是感覺。

(所以我們身為Buyer Agent 的時候,有時候必須阻止衝動的買家。)

而房屋作為靜態物體,最能觸動人們感官的無疑是色彩。
也就是說,組成房屋大面積色彩的項目,你應該要多花點心力。

室內室外的牆面顏色,就屬於這些項目,而目前的主流還是淺色系—即便你個人偏好深色,從賣房的角度來說,還是要妥協於大眾胃口。

延伸閱讀:想賣房子,先別做太多裝修!

以這間房屋的室外油漆說,我們和團隊內的設計師來來回回,評估了好幾個版本(圖三是其中一個版本),當中的關鍵在於,要怎麼讓色彩走在趨勢上,但是又不能在社區裡顯得突兀,兩者必須平衡。

地板是另一個項目,目前主流也是淺色,不過更換地板的問題在於成本,有時候屋主不願意花這麼多錢,儘管我們賣房的經驗上這是相當值得的。

(還好這間房的屋主早期為了自住的需求就換過地板。)

採光,則是讓上面兩個項目淋漓盡致的關鍵。

而採光又分為天然採光和燈光。

如果能用天然採光營造氛圍那就儘量用 — 我們這次賣房主打之一就是天然採光(圖四),當然就也在Open House 和收Offer 時感受到了大家的喜好。

為了要最大化天然採光,紗窗和窗簾都要先移除。

如果使用天然採光的成本太高,比方說要開牆面做新的窗戶或是做天井,那最好用來自天花板或高處的燈光。

延伸閱讀:矽谷賣房三件事—提醒自己也提醒房仲

三、宣傳

有了產品(房屋),當然還要加以宣傳人們才會知曉。

而以現在的市場熱度來說,房屋放到MLS上面大概宣傳工作就完成80%,Buyer Agent 會自動找上門。

Open House、Agent 之間的群組、社群媒體則是剩下的20%,Agent 人人會做但其實有興趣的買家早就在關注MLS,所以其覆蓋範圍和MLS 多有重疊。

所以關鍵是怎麼打到平常沒有關注的人群,從這個角度來說,小小的紅色書刊並不是一個好的管道。

臉書廣告,反而是更好的管道,不僅可以鎖定特定人群,而且可以大規模投放,我們這次廣告就接觸了一萬個不重複的人—增加了數十個Open House 來訪和電話/簡訊詢問(當中潛在買家我們並不會留在手上做Double End 的交易—這會傷害賣家的利益,而是Refer 給其他團隊的Agent。)

後記

屋主是第一次賣房。當市場持續上漲、房屋又還沒上市時,應該也是有幾分忐忑。

在這樣的心境之下,一切能夠實現,都得感謝屋主的信任,給予我們全然的自由度,讓我們的一些想法得以發揮。

我們接下來會撰寫更詳細的賣房記錄,屆時也會公布成交價。

開啟臉書專頁
閱覽成交房屋
閱讀客戶感言

作者:林久禾,舊金山灣區矽谷全職專業房地產經紀人。

我是林久禾,台灣大學畢業後赴美取得工程碩士學位。而後調查舊金山灣區(San Francisco Bay Area,俗稱矽谷/硅谷)房地產市場、研習買賣房和看房知識、請益上百位地產前輩,最後因緣際會,受教於一位有五十年買賣房經驗的房地產仲裁官,並成為房地產經紀人(或說房仲,英文稱 Realtor 或是 Agent)。

這些年我探訪過數千間房屋,閱讀數百份報告,並且在業界建立合作聲望,幫助客戶避開有問題的房屋、議價買下好房屋:

1.  260萬以上價值的房屋,250萬買到
2.  屋主跳過出價比我們高的5名競爭對手,放棄第二輪炒高價錢的權利,一對一指名與我們合作,210萬買到5名買家競逐的房屋
3. 屋主跳過145萬的第一名出價,讓我們140萬買到房屋
4. 屋主跳過125萬和120萬的出價競爭者,在我們表明只能出到117萬後,送我們1萬成家基金,讓我們116萬買到房屋
5. 標價200萬的房屋,最後170萬買到;標價160萬的房屋,最後155萬買到
6. 加價階段,建議無須加價即可買到房屋,讓 A買家 165萬買到 3 個月後市值180萬的房屋,B買家 180萬買到 3 個月後市值225萬的房屋

(以上皆為美金,其他還有數十間殺價數千至數萬元不等的交易。)

賣房也不負所托:

1. 市場下跌期間,在不熟悉的區域(Oakland)賣房。此棟2房2衛、位於高速公路旁的房屋,成交價比月餘前該地區幾間3房2衛、遠離高速公路的房屋價格還高。

2. 客戶舉家搬離美國,全權授予設計、監工、裝修、清理、房屋檢查、物流、擺設、談判議價責任,最後房屋成交價比該地區前後三個月相似物件都高。

3. 一棟3房2衛,1200多平方呎的房屋,成交價超出客戶預期,逼近該區域4房2衛或是1500平方呎以上的房屋,並打破該區域史上最高的Price Per Square Foot 紀錄。

寫於此處的文章,是當年對老師的承諾。若有任何需要或疑問,請 留訊息給我 或是 填寫諮詢單,也可以閱讀 客戶留下的感言,幫助你做決定。

林久禾 DRE#02007082
Keller Williams Thrive DRE# 02177478

 
In 房仲寫分析:矽谷房屋市場趨勢, 賣房知識101
Comment

疫情至今灣區矽谷各城市房價漲幅,以及WFH前後之房價漲幅

March 12, 2024

追蹤臉書專頁,即時更新房地產動態與知識。

矽谷房地產中,一個顯而易見的邏輯是「人們會依據通勤時間調整購房區域。」

疫情剛好給了我們一個實證機會。從疫情早期在家工作,到中期各大公司宣布回到辦公室上班,一直到目前的 Hybrid 工作型態*(見附註一)。

如果通勤時間是人們買房決策的主要因素,Pleasantan, Dublin,San Ramon這些距離大公司較遠但生活品質佳的城市,在疫情前中期應該漲幅較多,待「回到辦公室上班」這件事塵埃落定,這些城市的漲幅應該會不如Sunnyvale、Santa Clara、San Jose 等城市。

於是我們好奇疫情以來,灣區各城市的漲幅,是不是應該如同理論。同時我們也想知道,各地區的漲幅對照工作型態變化的重要時間點,是不是有明顯的變化。

一、矽谷15個城市疫情至今房價漲幅

以下是灣區矽谷15個城市在疫情之後至今(資料完成日期為2023年底),獨立屋的房價漲幅(Single Family Home)、(Sale Price, Median/Sale Price, Average) 。

我們整理出城市房價漲幅排名:

綜觀這幾個城市當中,可以發現 San Ramon是漲幅最為明顯的,sales price, median 高達55.55%。

Dublin、Pleasaton 的房價漲幅上也相當可觀,如前面所提到的,疫情改變人們的工作模式、居住選擇所帶來的外移現象。

另外,從據數據發現,唯獨 Palo Alto的 sales price, median 房價沒有漲。

如果有追蹤我們的文章,我們幾年前就已經提到, Palo Alto 近年Buy & Hold 策略績效不佳。

延伸閱讀:兩個 Palo Alto 的關鍵數據

(看看Los Altos、Burlingame的漲幅,Palo Alto 的績效似乎無法歸咎當地的高房價)

延伸閱讀:Los Altos 疫情後市況

二、在家工作型態變化的重要時間點

接著,我們來看看下幾間大型科技公司工作型態調整的時間點:

透過以上資料歸納以下幾個時間點:

a. 2020年3月大部科技公司開始實施遠端工作。

b. 2022年4-5月間Google和Apple相繼宣布回公司進行Hybrid work (three-day in office)

c. X.com在2022年11月宣布完全回公司,相當於取消遠端工作模式**(見附註二)

d. 2023年的2月和9月Amazon和Meta也宣布開始Hybrid work(three-day in office)

保守地說,2023年以降,矽谷的員工應該都已經意識到回到辦公室上班的情勢。

三、疫情之後以2023年為分界線,矽谷各城市的房價漲幅

以下是疫情後一直到2022年底,矽谷各城市的房價漲幅:

Pleasantan, Dublin,San Ramon的漲幅並不令人意外,反倒是Burlingame,儘管當地的高房價,在疫情之後的在家工作時期,仍然有顯著的漲幅。

我們的其中一個猜測是從San Francisco 南下買房的人群。

並且這段期間,人們似乎不想住山上?看看San Carlos/Belmont的漲幅。

我們接著看看2023年一整年各城市的漲幅:

Mountain View、Sunnyvale、Santa Clara、Cupertino等城市的漲幅,相較於Pleasantan, Dublin,San Ramon 已經不像疫情前半段差距那麼大,甚至Mountain View 的漲幅還超越這三個城市。

四、我們的想法

以上數據給了我們一些證據,支持「灣區的人們會依據通勤時間調整購房區域」這件事,這想法其實也和矽谷近年漲幅一路從Palo Alto到 San Jose發展的脈絡有些關係 (看看Google Campus 的遷移、擴充路徑)(這當然也不是什麼嚴謹的學術研究)

不過依據以上統計以及我們的經驗,我們認為在決定下注投資哪一個區域的房地產的時候,得考量以下這些「影響通勤時間的因素」

1. 大型公司的遷移路徑

2. 縮短通勤時間的科技(例如:自動駕駛車)

3. Work From Home 的發產趨勢(Hybrid是常態?還是隨著科技進步WFH又回來)

4. 大型交通建設(例如:高鐵)

我們相信,每個人拿到數據後,形成的論述都有所不同。直接說吧,給予投資論述並不是官方定義的Realtor工作內容,所以以上也不構成投資建議,大家自便。

不過我好奇,有多少Realtor是願意在這個狹窄的領域,自行花時間找數據、找資料、形成論述?

*附註一:混合工作是一種彈性的工作模式,員工可以選擇部分在實體的工作場所中工作,部分在遠端工作,地點可以是在家或是不同的工作空間。

**附註二:透過網際網路或電話在家或其他場所辦公,是一種利用遠端資訊技術的溝通模式,進行有關遠端資料的存取運用行為,讓工作也能在辦公室以外的地方完成的一種便利的工作模式。

延伸閱讀(一):2020 灣區矽谷房地產趨勢和城市漲跌,以及我們看到了什麼?
延伸閱讀(二):危機與轉機:疫情之後的商用房地產趨勢   
延伸閱讀(三):購屋之前,想清楚關鍵問題!(一)


開啟臉書專頁
閱覽成交房屋
閱讀客戶感言

作者:林久禾,舊金山灣區矽谷全職專業房地產經紀人。

我是林久禾,台灣大學畢業後赴美取得工程碩士學位。而後調查舊金山灣區(San Francisco Bay Area,俗稱矽谷/硅谷)房地產市場、研習買賣房和看房知識、請益上百位地產前輩,最後因緣際會,受教於一位有五十年買賣房經驗的房地產仲裁官,並成為房地產經紀人(或說房仲,英文稱 Realtor 或是 Agent)。

這些年我探訪過數千間房屋,閱讀數百份報告,並且在業界建立合作聲望,幫助客戶避開有問題的房屋、議價買下好房屋:

1.  260萬以上價值的房屋,250萬買到
2.  屋主跳過出價比我們高的5名競爭對手,放棄第二輪炒高價錢的權利,一對一指名與我們合作,210萬買到5名買家競逐的房屋
3. 屋主跳過145萬的第一名出價,讓我們140萬買到房屋
4. 屋主跳過125萬和120萬的出價競爭者,在我們表明只能出到117萬後,送我們1萬成家基金,讓我們116萬買到房屋
5. 標價200萬的房屋,最後170萬買到;標價160萬的房屋,最後155萬買到
6. 加價階段,建議無須加價即可買到房屋,讓 A買家 165萬買到 3 個月後市值180萬的房屋,B買家 180萬買到 3 個月後市值225萬的房屋

(以上皆為美金,其他還有數十間殺價數千至數萬元不等的交易。)

賣房也不負所托:

1. 市場下跌期間,在不熟悉的區域(Oakland)賣房。此棟2房2衛、位於高速公路旁的房屋,成交價比月餘前該地區幾間3房2衛、遠離高速公路的房屋價格還高。

2. 客戶舉家搬離美國,全權授予設計、監工、裝修、清理、房屋檢查、物流、擺設、談判議價責任,最後房屋成交價比該地區前後三個月相似物件都高。

3. 一棟3房2衛,1200多平方呎的房屋,成交價超出客戶預期,逼近該區域4房2衛或是1500平方呎以上的房屋,並打破該區域史上最高的Price Per Square Foot 紀錄。

寫於此處的文章,是當年對老師的承諾。若有任何需要或疑問,請 留訊息給我 或是 填寫諮詢單,也可以閱讀 客戶留下的感言,幫助你做決定。

林久禾 DRE#02007082
Keller Williams Thrive DRE# 02177478

傳訊息給我✎
In 房仲寫分析:矽谷房屋市場趨勢
Comment

矽谷房價的歷史與將來:(一)過去25年三個郡縣的三種房型之房價漲幅

January 14, 2024

追蹤臉書專頁,即時更新房地產動態與知識。

我們的經驗是,縱使 Buyer 一開始表達並不在意房價漲跌,將來還是會很興奮的跟我們說:「欸,我看REDFIN/ZILLOW,我們家已經漲到XYZ了欸!」,或者是比較悲慘的情況:「REDFIN/ZILLOW說我們家跌了...」(不一定正確)。

既然如此,我們這個系列文就來回顧矽谷過去的漲跌情況和預測將來房價走勢(不負責任預測,請自行挑選當中認同的觀點並建立自己的預測模型)

而本文首先回顧 Santa Clara County、San Mateo County 及 Alameda County三郡縣的三種房型 Single Family House (SFH)、Townhous、Condo 過去約25年的房價漲幅。

解釋一下,Santa Clara County、San Mateo County 及 Alameda County三郡縣的大部分區域,算得上是矽谷的主流生活圈,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調閱它們的資料。

原則上,使用以上三郡縣的資料,足以看出三種房型漲幅的一致性。(至於 San Francisco是另一個特別的區域,我們將會專文評估。)

再來,SFH、Townhous、Condo應該是矽谷的主流房型(三種房型簡介請看這篇文章)。

而你大概也知道或者聽人說起,其餘條件類似的情況下,SFH的漲幅會高於Townhouse,而Townhouse的漲幅會高於Condo。

那麼數據上是怎麼呈現的呢?

從MLS過去25年的資料當中,我們可以在下圖中看到Santa Clara County、San Mateo County及Alameda County三種房型近25年來的中位數(Median Sales Price)漲幅:

我們可以發現三郡縣過去25年:

  • 房價儘管有些震盪,整體來說還是有顯著增長

  • 價格震幅上,SFH度最大,Townhouse次之,Condo最少

  • SFH隨著時間變化,價格差異和Townhouse差異越來越大;Townhouse對Condo也有類似的特徵

其他與本文主題無關的觀察如下:

  • Condo的價格在疫情後仍未恢復

  • 顯著季節性(但我們強烈建議,請不要把它作為延後或提前買房的唯一參考)

如果整理出各房型年化報酬率,會是以下表格

  •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,它們之間年化報酬率的差異並不大,但這就是複利的威力。

  • 我們比較意外的是,Alameda County的SFH年化報酬率竟然超越 Santa Clara County和 San Mateo County

要注意的是,以上房價的漲幅尚未將房屋裝修和維護,例如 HOA Fee等隱性成本 加入其中

此外,還有一個重點,那就是以上是針對 County範圍的資料。然而,每個城市因為過去數十年矽谷商業中心的轉移,都有不同的漲幅。

舉例來說,同樣是在Santa Clara County,Mountain View和Gilory過去25年的漲幅肯定不一樣。而且,我們猜測Mountain View的漲幅要大得多。

也就是說,County範圍的漲幅資料,可能跟我們買賣房的真實漲幅有所差異,如果你是買在Mountain View/Sunnyvale,那過去25年的漲幅恐怕要比 Alameda County大部分城市要多—這當然就是房地產地區選擇上的Know-How(Location! Location! Location!)

最後,根據過去近25年的數據看來,每年1~2月通常是房價最低的時候,但我們必須提醒您,現在不能完全依賴買房季節性,作為延後或提前買房的唯一參考,當大家都知道了這件事,它就不再是個秘密,因此這些低價月份將不再如往常準確。

這表明市場處在一個不停變動的狀態,加之目前資訊傳遞之迅速,所以買家賣家應該加入二階思維,以制定明智的買賣策略。


延伸閱讀:灣區房地產報酬率三十年回顧

開啟臉書專頁
閱覽成交房屋
閱讀客戶感言

作者:林久禾,舊金山灣區矽谷全職專業房地產經紀人。

我是林久禾,台灣大學畢業後赴美取得工程碩士學位。而後調查舊金山灣區(San Francisco Bay Area,俗稱矽谷/硅谷)房地產市場、研習買賣房和看房知識、請益上百位地產前輩,最後因緣際會,受教於一位有五十年買賣房經驗的房地產仲裁官,並成為房地產經紀人(或說房仲,英文稱 Realtor 或是 Agent)。

這些年我探訪過數千間房屋,閱讀數百份報告,並且在業界建立合作聲望,幫助客戶避開有問題的房屋、議價買下好房屋:

1.  260萬以上價值的房屋,250萬買到
2.  屋主跳過出價比我們高的5名競爭對手,放棄第二輪炒高價錢的權利,一對一指名與我們合作,210萬買到5名買家競逐的房屋
3. 屋主跳過145萬的第一名出價,讓我們140萬買到房屋
4. 屋主跳過125萬和120萬的出價競爭者,在我們表明只能出到117萬後,送我們1萬成家基金,讓我們116萬買到房屋
5. 標價200萬的房屋,最後170萬買到;標價160萬的房屋,最後155萬買到
6. 加價階段,建議無須加價即可買到房屋,讓 A買家 165萬買到 3 個月後市值180萬的房屋,B買家 180萬買到 3 個月後市值225萬的房屋

(以上皆為美金,其他還有數十間殺價數千至數萬元不等的交易。)

賣房也不負所托:

1. 市場下跌期間,在不熟悉的區域(Oakland)賣房。此棟2房2衛、位於高速公路旁的房屋,成交價比月餘前該地區幾間3房2衛、遠離高速公路的房屋價格還高。

2. 客戶舉家搬離美國,全權授予設計、監工、裝修、清理、房屋檢查、物流、擺設、談判議價責任,最後房屋成交價比該地區前後三個月相似物件都高。

3. 一棟3房2衛,1200多平方呎的房屋,成交價超出客戶預期,逼近該區域4房2衛或是1500平方呎以上的房屋,並打破該區域史上最高的Price Per Square Foot 紀錄。

寫於此處的文章,是當年對老師的承諾。若有任何需要或疑問,請 留訊息給我 或是 填寫諮詢單,也可以閱讀 客戶留下的感言,幫助你做決定。

林久禾 DRE#02007082
Keller Williams Thrive DRE# 02177478

傳訊息給我✎
 
In 房仲寫分析:矽谷房屋市場趨勢, 關於灣區各城市
Comment
← Newer Posts Older Posts →

 

Copyright 2022 One Bay Area Agent Inc